厌学男孩被妈妈一路“骗”进北大,只因做对了三件事!


来源:启航家教网 日期:2022/12/20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孩子在学习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抗拒和厌烦,任凭家长怎么使出“十八般催促”,都无动于衷;


  而有些孩子几乎不需要父母操心,就能自觉把学习成绩搞好,主动看书。


  一直以来,很多家长都觉得,这些优秀的孩子所具备的学习意识是难以培养的,只能感叹:“别人家孩子真省心!”


  直到前几天,我和邓教授聊到一个厌学男孩被妈妈一路“骗”进北大的故事,才明白,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有很多机会让孩子走捷径“成才”。


  这个男孩曾是2011届的高考省状元,不仅考上了北大,还获得了香港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可以说是一位超级学霸。


  他曾在视频中坦言:“自己小时候并不爱学习,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小学渣;他后来能够拥有强大的自驱力,甚至考上北大,完全是被妈妈骗出来的。”


  天赋,家庭环境也罢,真正激励一个孩子不断努力和进步的力量是他们后天练习的强大内驱力。


  而这才是一个普通孩子,未来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回顾和邓教授的谈话内容,我发现:


  那些自驱力爆棚的优秀孩子,父母大多做到了这3件事情。


  一、套路,让孩子感兴趣学习


  把一对子女送进哈佛的虎妈于巾帼,在讲到小儿子时提到:


  这孩子从小就不让人省心,每次让他练琴,他要么撒泼耍赖混时间、要么干脆不练;


  为此,妈妈和他定了一个规矩:“按时练琴,结束就可以看他最喜欢的动画;耍赖不练,这个星期都别想看动画;如果练得好,就可以增加看动画时间。”


  这招果然奏效,儿子的练琴效率越来越高。


  事实上,大多数孩子小时候都不会主动学习。他们需要父母催一催、喊一喊,才能动起来。


  但是,过于强制性的外驱力,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痛苦,难以持久;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坚持一件事,那么最重要的是让它变得有吸引力并成为值得期待的事情。


  很多孩子小时候背诵课文时,会觉得枯燥无味、特别无聊,一让背书就偷懒。


  这个让孩子考上“北大”的母亲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阿留特别喜欢柯南的印章,所以他妈妈给了一个柯南印章。每次他背课文时,她都会盖上一个柯南印章。


  所以背课文对他来说是一件动力十足的事情。


  日复一日,课本慢慢地覆盖了柯南的印章。他很高兴地把它当作勋章放在书房里。


  起初,阿留确实是为了得到印章而背课文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成为了他自己的习惯,无需其他人提醒即可完成。


  慢慢地,他的外驱力已经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内驱力。


  事实上,孩子的天性就有一颗求知欲旺盛、追求卓越的心。


  当父母试图让他感觉到一件事的乐趣并逐渐养成习惯时,这就是孩子内驱力的开始。


  二、示弱,让孩子有动力变好


  玩游戏时,如果难度很大,我们一般很难坚持,因为失败的感觉是很痛苦的。


  学习也是如此。就当孩子遇到难题时,就像遇到了一座大山,如果畏惧、不愿攀爬,就很难继续前进。


  阿留在小学三四年级时,计算题总是出错。尤其是带7和8的计算,遇到一个就错一个。


  他越错,他就越不想练习。当他看到数字时,他会脑袋疼。


  妈妈为此想了个办法,她准备了两张纸,写上一模一样的题目,两人同时做,做完之后互相批改。


  结果妈妈老是出错,他反而做对的比妈妈多,每次都是他赢。


  在赢得了几次之后,他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后来做问题时,他慢慢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想要全部都是正确的。


  事实上,没有人天生喜欢制造困难,战胜困难。


  想让孩子不怕难题、战胜难题,首先要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会"骗"的母亲。


  博主白杨在上小学的时候,他妈妈欺骗了他说她是文盲。然后他被解雇了,没有钱给他读书。


  为了重新找到一份工作,妈妈希望白杨每天放学回家,为自己讲课。


  白杨吓得不敢开小差,每天都听着。当你回家时,把知识原原本本讲给妈妈听。


  妈妈总是会仔细记笔记,不时问儿子。


  因此,白杨越讲得更好,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积极。


  真正聪明的父母,知道如何利用孩子的心理来帮助他们找到成就感,并通过"示弱"来解决问题。


  这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让孩子们不停地坚持下去。


  三、及时反馈,激发孩子潜能


  一位母亲曾经咨询过阿留:我家孩子今年刚上初一,对学习没什么兴趣,记东西也很慢,被长期打击得没什么自信,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阿留的建议是,先给孩子找到一个主攻学科,比如这学期就提升英语,要提高30分;


  这期间要不断给孩子正面的反馈,当他真的提高30分以后,自信心和动力都会随之而来,之后再提高数学、语文也更容易了。


  事实上,学习是一项漫长而枯燥的练习。有些孩子开悟晚了。


  如果我们总是批评和削弱孩子的信心,那么他们就会抗拒。


  所以,不妨多给孩子一些及时的正面反馈,比如:你今天作业完成得很及时,而且写得很认真,真不错;你今天听课效率很高,吸收得很好,妈妈很为你开心;


  哈佛女神詹青云从小学到高中一共转学6次,每一次到了新的学校,成绩在班里都是垫底。


  但詹青云的妈妈却从来没有埋怨过女儿,而是一直在“暗示”女儿:“妈给你算过了,到四年级,你就会成为全校最棒的学生。” “妈重新算过了,成为年级第一的时间,就在初一。”


  哪怕愿望一次次“落空”,但妈妈始终坚定地告诉女儿:你就是最棒的。


  结果高二那年,詹青云真的成了年级第一。


  父母的语言,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


  积极的暗示以及正面的反馈,会温暖孩子的心扉,激发孩子的内驱动力,让孩子相信自己,爆发潜能。


  《小王子》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过:“如果你想让人们造一艘船,不是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


  父母如果只靠外力逼迫孩子,就算托得再高,早晚也会失去动力。


  只有点燃孩子内心的一把火,培养他主动汲取知识的热情,才能让孩子自由、自信、自觉的完成属于自己的人生课题。


编辑者:长沙家教长沙家教网)



首页 请家教 教员注册 教员登录